Loading...

共學花絮

首頁 / 共學花絮

老師不是答案機:培養獨立思考與自主學習

  • 2024-09-12
  • 59 views

學生甲:「老師,擺放的擺怎麼寫?」

老師:「自己查字典,更容易記住!」

 

學生乙:「老師,這題數學好難,看不懂。」

老師:「來,跟著老師把題目念一遍!」

……

學生乙:「啊,我懂了,好簡單!」

 

學生丙:「老師,我不會照樣造句。」

老師:「把例句仔細再念一遍,你看,暖暖的太陽,是不是有兩個重點,一個是疊字詞暖暖的,一個是實體物太陽!想想生活中,有什麼物體是可以用疊字詞來形容的?」

學生丙有點沒自信:「……長長的……棍子?」

老師:「很棒,答對啦!」

 

這是位在鄰近永和國小永安捷運站的「育圃親子共學空間」的日常,當中的對話更是「鷹架理論」的教育實踐。「鷹架理論」是指在學習過程中,老師會根據學生需求,提供適當的支持與指導,並隨著學生能力的增強,逐漸減少這些支持,最終讓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任務。 

國小階段的孩子,放學後大多想著放鬆玩樂,而將回家作業視為苦差事,因此來到「育圃親子共學空間」後,回家作業能簡化就簡化,用盡各種方式就是想快快寫完作業,可以好好放鬆,於是慣性的不想多思考,將老師當作答案機。 

在孩子的學習歷程中,老師是引導者,決不是答案機!「育圃親子共學空間」的老師們運用「鷹架」式引導方法,尊重孩子的個體性,提供自由的探索學習,意在激發孩子主動學習的動力。例如,當學生甲詢問「擺」的寫法時,老師選擇讓孩子查字典,這樣不僅記住字形,還學會如何在未來自主解決類似問題。這正是鷹架理論中「提供工具、逐步撤回支持」的實踐。 

學生乙在解數學題目時遇到困難,老師透過帶著他念題目找答案的過程,引導孩子理解題目,最終自己得到答案,十足體現鷹架理論中「從具體指導抽象思維」的過程。 

至於學生丙在造句時,老師先引導孩子觀察例句中的關鍵點,然後鼓勵他用疊字詞創作自己的句子。這種方式在初期提供結構性的支持,隨著學生逐漸掌握要點,老師的引導也漸漸減少,最終讓學生自主完成造句,同樣落實了鷹架理論精神。 

「鷹架理論」的教育模式,不僅可以有效幫助孩子們解決當下的學習問題,更為孩子建立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信心,使他們在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自信,越走越堅定。

 
Positive SSL